如果我成为一位慈善领袖,并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捐款,我会将它用于解决教育不平等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服务不足的社区。对我而言,教育始终是社会中最强大、最具变革力的工具之一。它不仅是通往学术成就或职业发展的手段,更是个人成长、社会流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纵观历史与不同文化背景,教育始终是一个伟大的平衡器。它使个人能够超越出生环境,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并对社区乃至整个世界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然而,高质量教育的获取仍然存在不平等。在世界许多地方,儿童因为系统性障碍而无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例如贫困、基础设施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培训不完善,以及基于性别、种族或残疾的社会歧视。这些障碍不仅剥夺了个人的发展机会,也代代延续并加剧了既有的不平等。对许多生活在农村或贫困城市社区的孩子而言,教育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非基本保障的权利。
作为一群热爱学习与服务的学生,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真实而可行的方案来实现。如果我们获得一笔重大的慈善资助,我们将实现一个设想已久的计划——Totally Tutors(全能导师)。该项目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目标是为目前无法获得课业支持的弱势学生提供免费的、个性化的辅导服务。我们愿景的核心是相信:每个孩子都应享有平等的机会,无论他们的出身或经济状况如何。我们亲眼看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补习已成为一种“必需品”,而许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一个孩子的潜力不应被家庭经济所限制。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由志愿者驱动的项目,不仅提供学术指导,还给予学生鼓励、陪伴与信心。
我们的方案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在传统课堂中,一位老师往往要应对三十名以上的学生,而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节奏、风格与挑战。对于那些难以跟上的学生或需要额外关注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常常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认为,小组式甚至一对一的辅导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信与学业表现。有了量身定制的支持,学生可以以舒适的节奏学习,勇敢提问,并安心表达困难。
如果项目获得资助,我们将用这笔捐款来建设启动 Totally Tutors 所需的基础设施与资源。我们的初步设想包括建立一个简洁的网站,让学生(特别是接受经济援助的学生)能申请课业辅导,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学习偏好和时间安排匹配志愿者导师。导师主要来自高中高年级和大专院校,并会在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指导下,接受基础训练,如沟通技巧、课程内容和课程规划。此外,我们计划与学校及图书馆等社区空间合作,每周举行一次面对面辅导。在无法到场的情况下,我们也将提供线上辅导。我们希望整个学习过程轻松、友善、有规律,为学生创造一个鼓励而非评判的空间。
我们设想中的一大亮点是结合科技与实体学习资源。我们希望将传统的单词卡、练习册与数码工具结合使用,如二维码资源与AI生成的练习题。我们的目标是让学习更具互动性、可及性,并因材施教。例如,那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图像、语音解说或游戏化测试来学习。我们还计划使用可回收材料和开源技术,以降低成本、提高可持续性。我们清楚启动这个项目并不容易。从招募有责任感的志愿者,到确保辅导质量的持续性,我们知道光有热忱是不够的。
因此,我们计划建立一套问责体系,包括导师的定期回访、学生进度追踪,以及来自家长与合作学校的反馈机制。这些数据将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并优化项目。
最终,我们的梦想是让 Totally Tutors 不仅仅是一个课业辅导项目,更是一个赋能青年成长的平台,让学生与导师共同成长。志愿导师可在过程中培养领导力、同理心与教学技能,而学生则不仅在学业上获得提升,更拥有一个相信他们、倾听他们并支持他们的人。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扩展至包括人生指导、生活技能,甚至是数字素养支持。
从长远来看,如果这一模式被证实有效,我们希望将其推广至更多有需要的社区——从新加坡起步,逐步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我们明白,不同地区有各自的背景,因此项目必须具备适应性、文化敏感度,并与当地社区密切合作。无论在哪里运营,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可及性、包容性、同理心与有意义的影响力——都将始终如一地指引我们前行。
对我们而言,这笔捐款不仅仅是一笔资金,而是点燃愿景的火种。它能让我们作为年轻人,勇敢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作出贡献。也许我们暂时没有丰富的经验或制度权力,但我们拥有热忱、创意与坚定的信念。教育改变了我们的人生——现在,我们也想成为改变他人的一份力量。
撰写者:Carlos
NextGen Richard Buttrey班级,2025年
英华自主中学 | 马来西亚 | 16岁
荣获新加坡教育部东盟奖学金、英国中级数学挑战金奖、基因改造咨询委员会学生挑战赛奖、第16届GoodTalk国际青少年双语演讲大会铜奖,以及英华自主中学华文科目第一学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