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寄语 | 追寻自我,绽放生命之光

各位青少年朋友,

 一直以来,认识自我是人类社会备受瞩目的课题,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都或多或少的在追寻自我的路途中陷入迷茫,我也不例外。从澳大利亚到中国,从创业者到投资者到慈善公益践行者,一路走来,我见证了成长的力量,也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并想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作为“新一代慈善领导力项目”的发起人,我一直将其视作一个播撒善意、播种希望的途径,不仅仅是想要搭建一个培养青少年领导力、培养这些有志青少年们成为下一代慈善家和社会企业家的平台,更多的是想让你们通过这个平台看到生活以外更有意义的内容,帮助你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在追寻自我的这条路上播种下良善的种子。

我鼓励你们,拥抱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拥抱变革。领导力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它要求我们不断自我革新,不断适应变化。从0到1的突破需要勇气和坚持,而从1到100的飞跃则需要智慧和团队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领导者,我们的每一次选择和决定,都在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你们了解,慈善不是一首宏大的叙事诗,不是需要万事俱备才能动工的宏伟工程。慈善,是连接人心的桥梁,是温暖世界的火种,它不仅仅是物质的援助,更是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滋养。我们坚信,只要从现在开始行动,每一份贡献,无论大小,都能在社会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结出希望的果实。只要激发出我们自己的内在潜能,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绽放属于自己生命最耀眼的光芒。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旅程中的探索者,在追寻那个最真实的自我的过程中,或许可以尝试来这里看看不同的风景。我邀请你们加入我们,共同为这个世界带来积极的变化,不仅是一起携手解决当下我们看得见的困难,更多的是在未来,由你们号召、带领更多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坚信,唯有爱与希望,是永恒不变的力量,而为这力量提供绵延不绝动力的,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我们”。

卢菲娅

新加坡上土基金会创始人

卢菲娅女士是新加坡上土基金会的创始人。她深信,个人或民间资金的力量可以激励和赋能年轻人,推动有意义的社会变化。她创办了新加坡上土基金会“新一代慈善领导力项目”,该项目旨在让学生了解慈善行业,并孵化跨国的学生自创的慈善类项目,确保这些项目能够为世界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

2010年她联合创办⻨田教育基金会,为中国第一家由草根公益组织成功转型为合法注册的公益基金会。2013年,她又创办了“爱的小屋” 慈善种子基金,支持了超过55个成功的中国社会慈善项目的成长。2017年,她通过调查性新闻报道启动了四川大凉山的扶贫项目,她从个人捐款的5万元的初始种子基金开始,成功筹集了超过6亿元的社会和政府资源,带动了10多所学校周边环境的改善,该项目在2017年腾讯慈善排行榜中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慈善项目。

她具备出色的创新和组织能力,在2020年疫情期间,她组织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捐赠活动,在疫情初级物资最匮乏情况最紧急的两周内,成功募集善款超过人民币两百万,为全球80家医院提供了进口防护衣和口罩等救援物资,动员了大量志愿者网络支持和监督实地发放到每家医院。

2015年,她拥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和印第安纳大学莉莉家庭公益学院联合授予的“公益事业执行硕士”学位。同时,2017年三月,她还作为奖学金获得者,参加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公益事业领导力项目”。

她不仅在中国和全球慈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她的工作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并激励更多人参与社会公益,特别是在教育、扶贫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通过她的慈善工作,不断推动着全球社会的正向变化,特别是在培养未来的慈善家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年轻人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